熱門話題

癌症醫療界的”類”周董 Enhertu的斜槓人生 Part 1

癌症醫療界的”類”周董 Enhertu的斜槓人生 Part 1

「斜槓(Slash)」一詞興起於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源自於美國紐約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在著作中提出的一種工作形式。意指一個人不再只從事單一職業,而是根據自身的其他專業或興趣,發展出2份或以上的工作模式,因而享有多重職業與身份的生活。舉例來說,許多演藝人員,除了擔任演員、主持人或編導,也會經營手搖飲、乾拌麵品牌等副業,使自己同時具備演員/編劇/老闆等身分,而如此身兼數職的工作型態,就是一種斜槓生活。 多重職業,亦稱斜槓族、斜棟族、斜槓青年、Slash族、彈性就業人士,其實斜槓是一種工作態度,具體意指人可以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事實上,斜槓原本目的,不是為了擁有兩種以上的收入,而是透過工作以外的身分體現你是誰、重視什麼、有哪些興趣專長,過更豐富、立體的人生。像演藝圈中、我個人非常推寵景仰的周杰倫,就是這種台灣斜槓青年的典範。 周董在2000年,周杰倫發行了他的首張專輯《Jay》,從屬於唱片公司阿爾發音樂。從此以後,他的音樂獲得了遍及亞洲的榮譽,尤其在臺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韓國、日本和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亞裔社群中。周杰倫是華語流行音樂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其在臺灣本土共有247萬張專輯的銷量並獲得了許多針對他的音樂工作的獎項,包括15座臺灣金曲獎,2座MTV亞洲大獎。周杰倫也為其他藝術家寫歌。在2003年,他是《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故事。他其後開展了六個世界巡演。 周杰倫在電影《頭文字D》(2005)中開始了他的電影事業;他從此涉足許多其他的電影企劃。周杰倫也管理他自己的唱片和經紀公司杰威爾音樂。2011年首度進入好萊塢,飾演《青蜂俠》之助理Kato;而後在2016年,他再次進入了好萊塢,在電影《出神入化2》中扮演小李。 歌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導。2007年,周杰倫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上映,電影裡大部分的音樂也由周杰倫創作。2008年1月10日在韓國上映。2013年7月11日在臺灣、中國大陸、新加坡同步上映的《天台》,是周杰倫繼2007年《不能說的·秘密》後,構思整整六年後的第二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 不只周董有歌手/演員/導演的斜槓人生,癌症用藥中也越來越多的”類”周董出現,Enhertu就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新星,而第一三共製藥所研發的

癌症醫療界的”類”周董 Enhertu的斜槓人生 Part 1 閱讀全文 »

—Pngtree—research laboratory scientist illustration 6498277

斜槓青年Enhertu 從乳癌最佳新藥首度跨足HER2突變肺癌的治療

「斜槓(Slash)」一詞興起於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源自於美國紐約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在著作中提出的一種工作形式。意指一個人不再只從事單一職業,而是根據自身的其他專業或興趣,發展出2份或以上的工作模式,因而享有多重職業與身份的生活。舉例來說,許多演藝人員,除了擔任演員、主持人或編導,也會經營手搖飲、乾拌麵品牌等副業,使自己同時具備演員/編劇/老闆等身分,而如此身兼數職的工作型態,就是一種斜槓生活。 不只人有斜槓人生,癌症用藥中也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出現,Enhertu就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新星,而第一三共製藥所研發的抗體化療複合藥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DS-8201,中文商品名為優赫得),從原本於2019年獲准的適應症,剛開始只有可以單獨使用適用於治療轉移後曾接受過兩種以上抗 HER2 療程、具有無法切除或轉移性 HER2 陽性乳癌的成年病人。 到了2022年5月,Enhertu更再度取得第2個乳癌的適應症,對於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的 HER2 陽性乳癌成年患者,這些患者在轉移性疾病階段曾經接受過含有 HER2標靶藥物的治療方案;或是在術前輔助或術後輔助治療中已經接受過含有 HER2標靶藥物的治療方案,並且於完成期間或完成後六個月內出現乳癌復發者,可以使用Enhertu的治療,也因此正是扳倒了T-DM1(Kadcyla,中文商品名為賀癌寧)長久以來盤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的 HER2 陽性乳癌的二把手地位。 歷史上的傳奇人物,英雄事蹟絕對不會是屈指可數,2022年8月5日,美國FDA又核准 Enhertu的第3項乳癌的治療新適應症,Enhertu可以用於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的HER2低表達(HER2-low)乳癌患者。讓Enhertu儼然應該拿到乳癌治療藥物的年度最佳新人獎,且是乳癌治療領域中的新霸權,已經可以用於治療HER2低表達與HER2高表達的患者,保守估計其乳癌適應症的範圍幾乎涵蓋了近6成的無法切除或轉移性乳癌族群。 在眾人驚呼神奇,其他競爭者腦袋被FDA消息震昏、尚未回神之時,不到一周,這個神奇小子又給世人驚天之舉,於2022年8月11日,美國FDA加速核准Enhertu的新適應症,可以使用於先前接已經受過系統治療的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的HER2基因有突變之成人非小細胞肺癌

斜槓青年Enhertu 從乳癌最佳新藥首度跨足HER2突變肺癌的治療 閱讀全文 »

歐洲紫杉醇

免疫檢查點PD-1、PD-L1抑制劑(如atezoliz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avelumab製劑)健保給付規定自2022年6月1日生效

1.本類藥品得於藥品許可證登載之適應症及藥品仿單內,單獨使用於下列患者: (1)黑色素瘤:腫瘤無法切除或轉移之第三期或第四期黑色素瘤病人,先前曾接受過至少一次全身性治療失敗者。 (2)非小細胞肺癌: I.不適合接受化學治療之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非鱗狀癌者需為EGFR/ALK/ROS-1腫瘤基因原生型、鱗狀癌者需為EGFR/ALK腫瘤基因原生型,且皆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i.CTCAE(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4.0 grade≧2 audiometric hearing loss ii.CTCAE v4.0 grade≧2 peripheral neuropathy iii.CIRS(the cumulative illness rating scale) score >6 II.先前已使用過platinum類化學治療失敗後,又有疾病惡化,且EGFR/ALK腫瘤基因為原生型之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III.先前已使用過platinum類及docetaxel/paclitaxel類二線(含)以上化學治療均失敗,又有疾病惡化,且EGFR/ALK/ROS-1腫瘤基因為原生型之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成人患者。 (3)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先前已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與移植後brentuximab vedotin (BV)治療,但又復發或惡化的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成人患者。 (4)泌尿道上皮癌: I.不適合接受化學治療之轉移性泌尿道上皮癌成人患者,且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i.CTCAE(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4.0 grade≧2 audiometric hearing loss ii.CTCAE v4.0 grade≧2 peripheral neuropathy iii.CIRS(the cumulative illness rating scale) score >6 *陳駿逸註 CIRS詳細內容及計算 請連結: https://www.mdcalc.com/calc/10088/cumulative-illness-rating-scale-geriatric-cirs-

免疫檢查點PD-1、PD-L1抑制劑(如atezoliz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avelumab製劑)健保給付規定自2022年6月1日生效 閱讀全文 »

西洋梨 防癌水果

適應性免疫抵抗機制與腫瘤免疫微環境 強化癌症免疫治療的3個關鍵點

體內如果有良好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就可以辨識、回復免疫訊號,並且驅動免疫作用去殺滅癌細胞。然而,在癌症發展過程中,各種細胞和分子機制的發展(尤其是在腫瘤部位),讓癌細胞好來適應免疫環境的變化,最後讓癌細胞克服或逃脫免疫的攻擊,讓癌細胞得以繼續生長。這些機制統稱為適應性免疫抵抗(adaptive immune resistance,AIR),這是癌細胞經過長期適應免疫環境的結果。 人類癌症有4種不同的腫瘤免疫微環境(tumou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類型,主要基於PD-L1的表達和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主要是CD8+T細胞)的存在分為: 第I型TIME:PDL1−/TIL−,即PD-L1陰性,無TILs的腫瘤; 第II型TIME:PDL1+/TIL+,即PD-L1陽性,有TILs存在的腫瘤; 第III型TIME:PDL1−/TIL+,即PD-L1陰性,有TILs存在的腫瘤; 第IV型TIME:PDL1+/TIL−,即PD-L1陽性,無TILs的腫瘤。 這4種不同的腫瘤免疫微環境(TIME的)的類型,可能與潛在的適應性免疫抵抗(AIR)機制有關聯。 腫瘤免疫微環境屬於第II型的癌症(PDL1+/TIL+),被公認為PD-1/PD-L1免疫療法的Mr. Right,而在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中,與PD-L1陰性相比,PD-L1陽性的這些癌症,會對於PD-1/PD-L1免疫療法有較高的治療反應率。不幸的是,TILs的存在,尤其是CD8陽性的T細胞的存在,尚未被作為預測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來選擇患者。 關於PD-1/PD-L1免疫療法的原發性抗藥機制 因此,PD-L1陽性的癌症,包括在腫瘤免疫微環境屬於第II型和IV型,由於腫瘤免疫微環境屬於第IV型的癌症並無T細胞的浸潤,預測並不會對抗PD-1/PD-L1免疫療法會有回應,因此, PD-1/PD-L1免疫療法的原發性抗藥不能僅僅只根據PD-L1是否為陽性來確定。 雖然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存在似乎對PD-1/PD-L1免疫療法有其必要性,但目前仍不清楚是哪些關鍵的細胞成分以及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分子組成,可以決定免疫治療的原發性抗藥性。

適應性免疫抵抗機制與腫瘤免疫微環境 強化癌症免疫治療的3個關鍵點 閱讀全文 »

JOBs

新藥lurbinectedin在已接受二或三線治療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之初步療效

藥物lurbinectedin是一種選擇性致癌轉錄的抑制劑,可以透過抑制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中的活化轉錄,進而影響腫瘤微環境,lurbinectedin已經在美國、加拿大獲准可以使用於含鉑化療期間或之後出現疾病惡化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 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是一種罕見腫瘤,過去幾年其發病率一直在增加。目前,手術是治癒神經內分泌腫瘤唯一的方法,但並不是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均有機會接受手術,因為50-6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確診時已存在轉移。 一項第二期的臨床試驗在比利時、法國等17家研究中心進行,收錄了32位已經接受二或三線治療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給予lurbinectedin(3.2 mg/m2)靜注1h,每3週一次的治療,評估該藥物的效果。 本項研究收錄32例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6成患者為胃腸胰腺腫瘤,31例患者可以分析寮要,其中2例確認腫瘤有部分緩解。治療反應率為6.5%。這2例確認腫瘤有部分緩解的患者Ki-67>10%,在接受卡鉑/etoposide化療後接受lurbinectedin作為二線治療。而lurbinectedin作為二線或三線治療的中位治療控制時間為1.4個月,中位存活時間為7.4個月。在已經接受二或三線治療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中,lurbinectedin副作用為可預測和可管理,主要為可逆性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該項研究顯示lurbinectedin單一藥藥治療對於在已經接受二或三線治療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臨床獲益。 #神經內分泌腫瘤 #NET #lurbinectedin #賈伯斯 相關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新藥lurbinectedin在已接受二或三線治療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之初步療效 閱讀全文 »

HER2新藥優赫得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用於乳癌治療的1份整理

目前全球已經有100多種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或稱為抗體偶聯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大多數已經從第一期進展到第二期。 部分的ADC 的3期臨床試驗也顯示出積極有效的結果,並且已經有十四款的ADC獲準上市。   乳癌的發病率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儘管化學治療以及標靶治療 與賀爾蒙治療,等多種治療模式已經延長了病患的總體存活時間, 但是部分患者仍然容易復發轉。由於個體差異性和療副作用等方面的因素, 都讓抗體偶聯藥物相較於抗體 或是化學治療 藥物的療效更為 卓越。  ADC的作用機制  抗體偶聯藥物大多是從 靜脈輸注 的方式給與 進入人體內, 透過特異性抗體所 媒介的途徑和非特異性的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 融媒體的酸性和環境和蛋白質水解沒會導致抗體偶聯藥物的 降解,釋放的效應分子 會隨後以DNA插入或抑制微小管合成等方式來誘導癌細胞的死亡 據好另外抗體偶聯藥物還可以發揮 旁觀者效應, 使得細胞毒殺* *物可以因此進入 周遭鄰近癌細胞 發生殺傷的作用。  接下來會把可以用在乳癌的抗體偶聯藥物 分別做一個介紹:  T-DM1是trastuzumab與細胞毒殺姓性藥物DM- 1,通過不可裂解的硫醚連接物區偶聯而成,是最早 研發出來的抗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 目前可以用於 術前輔助治療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HER2陽性乳癌的術後強化輔助治療。  T-Dxd(Enhertu) 是繼T-DM1之後的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主要是由 trastuzumab 與拓樸異構梅抑制劑 deruxtecan所組成, 及藥物抗體比高達8比1, 遠遠高於T-DM1。 獨特的胜肽聯接子的設計,可讓該藥物在腫瘤細胞中原本就表達上調的溶酶體進行選擇性的破壞裂解,導致有效載荷藥物優先釋放於標的上的癌細胞, 不只保證了這個藥物在循環中的穩定性,也保證了在癌細胞中的特異性殺傷性。另外它具有相當高的藥物膜滲透性,能夠 讓釋出的有效載荷藥物 也能夠釋放到細胞間隙當中,有助於發揮旁觀效益, 產生旁殺的效應這,讓其可以在HER2 蛋白低表達的乳癌當中產生有效的治療奠定了確切的基礎。  接下來就是SYD985(trastuzumab ducamazine),也可以透過旁觀者的旁殺效應對於 HE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用於乳癌治療的1份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5635241

胃癌術後 如何用中醫藥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胃癌的癌前病變是指一類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變化,是胃黏膜出現異型增生和腸上皮化生,主要發生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而由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是胃癌常見的發病模式。 如果能在胃癌的癌前病變尚在腸化生、上皮內瘤變階段,就阻止其繼續進展,甚至逆轉其病理改變,就能夠抑制腸型胃癌的發生,降低胃癌的發病率。目前認為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是有可能被中醫藥所逆轉。對於胃癌術後,中醫藥對於預防復發和轉移有其角色。 胃癌術後屬於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弱證型多表現胃部隱痛,餐後飽脹,胃納不佳,大便溏薄,舌體淡胖,邊有齒印,脈細弱。可以以香砂六君子湯健脾理氣為基本方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胃癌術後屬於胃陰虧虛證型,多表現為胃部隱痛或脹滿,同時伴有口乾咽幹,舌質偏紅,舌有裂紋,少苔或者無苔,脈細。治療多以滋陰養胃湯為基本方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胃癌術後屬於肝鬱脾虛證,肝鬱脾虛證多表現為胃部脹滿疼痛,脹痛可以牽及兩側脅肋部,消化道症狀常由情緒所誘發或加重,苔薄白舌淡紅,脈細弦。治療多以六君子湯合四逆散以健脾疏肝理氣為基本方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胃癌術後屬於瘀血氣滯證,瘀血氣滯證多表現為胃部脹痛,痛有定處,而且病程較長,舌質暗紅或者舌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治療多以膈下逐瘀湯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基本方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胃癌術後屬於毒瘀互阻證型,毒瘀互阻證多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或灼熱疼痛,口苦,舌暗紅苔黃,脈弦滑。治療多在益氣健脾藥的基礎上加用清熱解毒和活血化瘀的中藥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胃癌術後屬於濕毒內蘊證型,濁毒內蘊證多表現為胃部痞滿疼痛,納呆,口膩,苔黃白膩或者濁膩,脈滑。治療多在益氣健脾藥的基礎上加用清化濕濁和清熱解毒的中藥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中醫胃癌 #中醫癌症專科 #中醫癌症權威 #中醫癌症權威 #中醫癌症成因 #中醫縮小腫瘤 #癌症中醫台中 #中醫輔助癌症 相關胃癌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胃癌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胃癌術後 如何用中醫藥來預防胃癌的復發和轉移?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diology vein arterial illustration 6185377

難治性乳癌1例 又碰上上腔靜脈症候群危急症 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翻轉

一名64歲女性因為HER2陽性、第三A期的右側乳癌接受乳房與腋窩淋巴結廓清手術。 之後,不幸乳癌在胸壁的地方復發,隨後進行了全乳放射治療,以及接受化療小紅莓以及標靶藥物T-DM1 (Trastuzumab Emtansine,商品名:賀癌寧、Kadcyla)。 於12個療程的T-DM1後,影像掃描和理學檢查均未發現轉移跡象,因此暫停了治療並且門診追蹤。 而於7 個月後,又發現胸壁復發伴肋膜的癌細胞播散,於是改成 9 個療程的 Pertuzumab (商品名: Perjeta, 賀疾妥)與Trastuzumab (商品名:賀癌平;Herceptin )搭配化療eribulin治療,直至疾病惡化之時,再次給予T-DM1,但2個療程後病情持續惡化。 且因為有8cm縱隔淋巴結的轉移,導致腫瘤壓迫上腔靜脈,讓病患出現上腔靜脈症候群,而且病患呼吸會喘、且臉部水腫。 上腔靜脈症候群為上腔靜脈血流受阻的一種臨床現象,其主要原因包括腫瘤直接侵犯上腔靜脈、轉移之病灶及淋巴結從外部壓迫,大多是由於縱隔腔有腫瘤病變處壓迫到上腔靜脈的回流,造成頭部以及上肢靜脈回流不良,同時有呼吸急促的現象,是一種腫瘤病患的危急症候群。於是趕緊給予HER2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商品名:優赫得),給完一個療程後,病患呼吸會喘的呼吸道症狀全然消失,3個療程後,影像顯示腫瘤的淋巴結轉移情況,受到良好的治療,明顯縮小。 上腔靜脈症候群是腫瘤危急症之一,一般只能選擇姑息性放療來緩解病患的症狀,緊急情況下會使用血管內支架。令人驚訝的是,這一例HER-2乳癌轉移所引起的上腔靜脈上腔靜脈症候群,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了病患在幾乎無藥可醫的情況,還能有效的治療、快速緩解上腔靜脈症候群的腫瘤危急症。 案例來自:Gan To Kagaku Ryoho. 2022 Jan;49(1):88-90   #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 #優赫得 #HER2 #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TDM1 #Trastuzumab Emtansine #Kadcyla #Pertuzumab #Perjeta #賀疾妥 #Trastuzumab #賀癌平 #Herceptin #上腔靜脈症候群 #腫瘤

難治性乳癌1例 又碰上上腔靜脈症候群危急症 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翻轉 閱讀全文 »

—Pngtree—variant pink variation covid 19 new 6225482

新冠疫情嚴峻 研究證明多吃含槲皮素食物可以預防病毒上身

植物中,槲皮素得到大量體外實驗和動物模型科學文獻的支持,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上身,正如 Aucoin 最近的一篇研究證明槲皮素有調節多種生物途徑的能力,有助於強化呼吸和免疫健康的 4 種主要特性,分別是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和抗病毒。所以槲皮素可以有用地協助身體對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由於其抗氧化和抗菌作用,槲皮素可以抑制參與新冠病毒感染週期中的關鍵棘蛋白。槲皮素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期間所釋放出的促發炎的細胞激素的活性。和類固醇都可抑制 COVID-19 患者的細胞激素風暴的嚴重後遺症 根據2022年醫學期刊Life所刊登的一項研究,”Promising Effects of 3-Month Period of Quercetin Phytosome®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ymptomatic COVID-19 Disease in Healthcare Workers: A Pilot Study”。該研究評估補充 3 個月槲皮素 Phytosome®(250 毫克,每天兩次)預防症狀性 新冠病毒COVID-19 的潛在效果。總共招募了 120 名受試者(男性 63 名;女性 57 名;年齡 49 ± 12 歲),其中補充槲皮素組 60 名,安慰劑組 60 名。研究中在性別、吸煙和慢性病方面,各組之間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受試者每 3 週接受一次新冠病毒快篩診斷測試。在我研究中,5 名受試者感染上了新冠病毒,槲皮素組 60 名受試者中只有 1 名,對照組 60 名受試者中有 4 名。槲皮素組和安慰劑組分別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第 7 天和第 15 天記錄到完全臨床緩解。 該研究分析發現,在 5 個月時,補充槲皮素的受試者的無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為 99.8%,而對照組為 96.5%。服用槲皮素補充劑的人在不感染到 COVID-19 方面的保護係數比服用安慰劑的人高出 14%。 該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知道,天然食物中常見的槲皮素,竟然能夠夠對抗新冠病毒,而槲皮素在多種食物中都有發現,包括蘋果、紅洋蔥、番茄、綠茶、葡萄皮、柑橘類水果、西洋芹、洛神花等。 另外,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民眾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可以給予「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藥品,而  「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北

新冠疫情嚴峻 研究證明多吃含槲皮素食物可以預防病毒上身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eval knight sword shield 6835740

復發或轉移性子宮頸癌第2線治療 免疫藥物cemiplimab成新選項

子宮頸癌是高發病率的女性生殖系統癌症之一。 子宮頸癌各分期的治療方式 早期侵襲性子宮頸癌(FIGO分期ⅠB1或ⅠB2)的治療手段是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搭配淋巴結切除術以及術後考慮加上輔助治療。 局部晚期子宮頸癌,也就是FIGO分期第1B3~4期的治療手段是放化療與腔內近距離放療。 放療後疾病持續或復發且不適合進行根治性盆腔切除術的患者,以及出現遠端轉移,也就是FIGO分期第4B期的患者,均應該接受含鉑類的化療以及考慮搭配抗血管新生的標靶治療bevacizumab,但是第一線含鉑治療後,大多數患者癌症會復發,此時可以選擇的治療相當有限,最重要是往往療效也不好,針對這類情況,患者迫切需要新藥物或新治療方案。 第4B期子宮頸癌 免疫治療添生力軍 免疫治療大行其道之時候,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就是被寄予厚望的藥物之一,而根據KEYNOTE-158研究的結果,因此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embrolizumab (keytruda) 獲得美國FDA核准,可以用於PD-L1陽性的晚期子宮頸癌於含鉑類的化療失敗後之第二線治療適應證,這也是子宮頸癌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核准的免疫治療藥物。 Cemiplimab 非小細胞肺癌與子宮頸癌成績驚艷 另一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Libtayo(cemiplimab),cemiplimab是一種高親和力、全人類化的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獲得美國FDA核准第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於其第三期臨床試驗中表先出可以顯著延長 PD-L1 高度陽性表現(表達水平大於或等於50%)患者的整體存活期。且2021年ESMO大會上,該藥針對復發/轉移性子宮頸癌的EMPOWER-Cervical 1研究的報告結果令人驚艷。2022年初,該研究的結果以全文發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EMPOWER-Cervical 1研究之窺探 EMPOWER-Cervical 1是一項開放標籤的多中心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入組含鉑類的化療失敗後的復發/轉移性子宮頸癌患者,無論PD‑L1表達之狀態如何,按照1∶1比例隨機給予cemiplimab(每3周給予350mg,最多用96周。但完成16個療程治療的患者如在治療後的追蹤期間出現疾病惡化者可以選擇重複治療)或是研究者選擇的單一藥物化療(治療至疾病惡化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各組間的治療不允許交叉。根據組織學類型[鱗癌或腺癌(包括腺鱗癌)]、

復發或轉移性子宮頸癌第2線治療 免疫藥物cemiplimab成新選項 閱讀全文 »